近期股票期权配资,具有国资背景的李军以锡商银行党委书记身份公开亮相,其此前担任国联财务董事长
2020年4月,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商银行”)正式成立,此后业内再未新增民营银行。锡商银行成立至今已满五年,亦是最年轻的一家民营银行。恰逢原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十周年,民营银行迈入发展长河中的首个十年节点。
《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民间资本正式以独立主体身份进入银行业。锡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集团”),是江苏省内一家以服装业发家的民营企业,持股比例为25%。企查查官网显示,2025年7月7日,红豆集团因涉及合同纠纷案件,被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达6.36亿元。
“无锡联合担保”公众号于2025年6月23日发布了李军以锡商银行党委书记身份到访的消息。公开信息显示,李军任国联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联财务”)董事长,而国联财务是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发展”)控股企业,国联发展为市属国企。李军既非出自红豆集团股东体系,此前也未在锡商银行担任任何职务,此次“空降”任职,让外界猜测这背后或许蕴含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稳定该行经营的意图。
大股东或自顾不暇
锡商银行一共有九位股东,第一大股东为红豆集团,该集团控股子公司红豆股份(600400.SH)另持有5%,“红豆系”合计持股比例达30%。锡商银行成立之初,红豆集团现任“掌门人”周海江身兼该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双职。
2024年三季报显示,红豆集团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二季度末为-0.86亿元。2025年4月,红豆集团发布关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表的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战略投资引进工作,为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公司无法按期披露财务报表。
红豆集团旗下男装上市公司红豆股份(600400.SH)在2024年出现上市2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为-2.38亿元。近日,红豆股份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00万元到13500万元。对于业绩预亏的原因,红豆股份在公告中提及,报告期内,因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终端消费意愿不足,公司销售业绩同比下降约20%、下降金额约2.1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约6%,导致毛利额同比减少约1.48亿元。另外,公司权益性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2900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约1600万元,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减少约5100万元。
除了盈利数据出现下降外,红豆集团的债务风险或已暴露。
(2025)苏01执1341号显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合同纠纷为由将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告上法庭。2025年7月7日,红豆集团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标的达6.36亿元。企查查官网显示,今年1月起,红豆集团陆续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目前共有9条。冻结股权标的企业除红豆集团自身外,还包括其对外投资的江苏中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阿福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
此前,为缓解资金链压力,红豆集团转让通用股份24.5%股权给江苏国资企业。2025年4月1日,红豆集团与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资旗下企业)正式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书》,约定以每股价格为5.44元、总价21.18亿元。2025年5月,红豆集团将所持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9441.1万股)质押给江苏银行无锡分行。
此外,红豆集团为自身融资提供质押担保所需,多次质押上市公司红豆股份的股权。截至2025年6月,红豆集团共质押红豆股份13.51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9%,占公司总股本的58.84%。这一质押行为亦引来上交所的关注。6月20日,上交所对红豆股份发出监管函,就公司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及司法冻结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目前,红豆集团共有6只存续债券,合计规模达38.5亿元。其中,发行规模为8亿元的“22红豆MTN001”将于今年7月28日到期。另外,红豆集团年内还有两只债券到期。
“空降”党委书记
前述提到,锡商银行成立之初,红豆集团现任“掌门人”周海江身兼该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双职。锡商银行现任董事长奚国光曾担任红豆集团副总裁,在加入该行前负责集团战略投资与金融板块。值得一提的是,奚国光于2024年1月接替周海江出任董事长,但未兼任党委书记,并未契合银行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的惯例。
直到近期,来自地方国资背景的李军“空降”任职锡商银行党委书记。对于锡商银行而言,李军既非出自红豆集团股东体系,此前也未在该行担任职务,此次任职让外界猜测或许蕴含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稳定该行经营的意图。
2024年以来,锡商银行的董监高人事变动亦值得关注。2024年1月,原风险总监顾全林升任行长,余享华接替顾全林担任风险总监。公开履历显示,顾全林曾任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风险经理、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风险总监、微贷(杭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余享华曾任湖北银行风险管理部全面风险管理主管、湖北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行长及风险总监的从业背景,或反映出锡商银行持续发力消费贷的决心。2024年5月,红豆集团董事、周海江配偶刘连红获监管核准出任锡商银行副董事长。工商信息显示,2025年7月,刘连红不再担任副董事长职务,仅保留董事身份。这一变动被市场解读为削弱红豆集团家族化治理的重要信号。
民营银行的大股东主要为互联网巨头和区域性知名企业,为民营银行注入资本,输送资源塑造核心竞争力。然而,联合资信在《2025年民营银行行业分析报告》中提到,近年来我国民营银行部分股东经营风险上升,股东支持能力弱化,股东的声誉风险可通过品牌关联形成跨生态传播。
2024年,国资入股江西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民营银行,打破了以往民营银行股东必须为民营企业的限制。联合资信在前述报告中亦指出,此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区域内民营银行较强的支持意愿,同时民营银行在股东结构和治理模式上的重要转变有助于其弱化问题股东对自身经营的负面影响,优化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其内控合规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其业务拓展和市场信誉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民资活力+国资信用”的混合模式会否成为民营银行的新趋势,我们将保持关注。
息差领跑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经历过快速发展阶段,如今行业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头部银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尾部银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从资产规模来看,2024年末,锡商银行的总资产为402.81亿元,在同业中排行中处于尾部位置。
与传统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存贷款定价上更为灵活,因此息差水平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2024年,锡商银行净息差虽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至5.85%,但仍显著高于同期民营银行4.11%的平均净息差。净息差虽领跑同业,但营业收入却出现26.72%的降幅。锡商银行利息净收入从2023年的21.22亿元增至21.88亿元;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连续四年出现亏损,2024年达-9.99亿元,累计亏损近30亿元,反映出中间业务发展或面临挑战。
2024年,锡商银行营业收入降至11.85亿元,净利润却逆势增长8.53%至4.2亿元。这一反差或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缩减直接相关——当年信用减值损失从7.11亿元降至2.4亿元,同时拨备覆盖率下降178个百分点至241.83%。
2024年末,锡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226.57亿元,占比达78.26%;对公贷款余额为62.94亿元,占比不足三成。这一业务格局或与其通过助贷平台快速扩张消费贷业务密切相关。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商业银行需对合作机构实行“白名单”管理,并严禁与名单外机构合作。这亦意味着,包括锡商银行在内的银行需在合规框架下重构业务模式,提升自主风控能力。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锡商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1.21亿元,关注类贷款率为3.87%;逾期贷款余额为10.39亿元,逾期贷款率为3.59%;不良贷款合计3.62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0.68%上升至2024年的1.25%。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2.21%,略低于民营银行平均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8%。
联合资信在前述报告中最后提到,在利率市场化及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股票期权配资,民营银行“高息揽储—高息放贷”模式或将难以为继,客群下沉带来的风险敞口或将加速暴露,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及提升自主风控能力的重要性凸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线上配资_专业配资股票_联华证券观点